和田日报2024-03-30 23:17
安徽、皮山两地相距4000多公里,却因对口援疆工作,让两地人民心相连、情相通。
2023年5月,安徽省第五批106名干部人才来到皮山县,开启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近一年来,安徽省援疆指挥部持续加大对口支援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坚持就业优先、产业拉动、教育助力、医疗保障,提供智力支撑,推动产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实践出了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符合皮山实际的对口援疆新路子。
教育援疆增质效
安徽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选派援疆教师和“万人计划”支教教师95名,对口支持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皮山县高级中学和安徽实验学校。今年3月,新增选派淮南师范学院50名学生到皮山实习支教。
为提升受援地教育教学水平,坚持皮山县教育工作所需与安徽教育优势所能结合起来,持续加大智慧教育和数字校园建设资金投入,拓展升级“智慧教育”皮山模式,使教育援疆不断提质增效。
2023年,安徽省安排资金1000万元,资助皮山县在疆内外大专及以上高校就读的2263名学生,帮助家庭困难学子走出皮山、圆梦大学。实施“石榴花·巾帼援疆行动”和“红领巾心向党 石榴籽一家亲”等系列活动,分批次组织受援地10个“最美家庭”,124名优秀学生代表、少先队员等赴皖开展研学交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皮山县18所学校选派60名优秀骨干教师、18名优秀学生代表到安徽培训学习。同时,安徽19所学校选派40名教育专家到皮山县开展结对帮带、送教送培活动。
“为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根据受援地学校的实际需求,我们积极协调了安徽中医药大学等学校,采取‘订单式’培养教学模式,开展科研项目的申报、专业学科建设、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线上培训,取得了很好效果。”安徽援疆教师、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检验康复系主任贺成功说。
医疗援疆惠民生
去年5月,急诊科、骨科、内科、外科等学科的17名安徽援疆医生来到地区人民医院和皮山县人民医院,积极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传帮带”作用,培养带动一批学科带头人和业务技术骨干,受援医院专科水平明显提高,为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2023年12月的一天,皮山县一名患者因左侧腹痛紧急就诊,经检查,左上腹见一囊性占位灶,由于囊性占位与周围器官紧密包裹,手术难度较大。安徽援疆医生李永生组织援疆医生和本地医生共商手术方案,一起成功实施腹腔镜下罕见巨大腹膜后淋巴管瘤切除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援疆医生的医疗水平很高,我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国内顶尖专家的医疗救治,感谢党的好政策。”患者阿某感激地说。
▲援疆医生潘登月(左一)与医护人员分析患者检查报告。
潘登月是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来到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后担任西院区急诊二病区科主任。在他的帮带下,科室医护人员处理心血管疑难杂症的能力不断提升。同时,积极到社区、学校等开展义诊,普及心肺复苏急救常识,受益人数达6000余人次。
▲援疆医生唐菲(左一)与医护人员分析患者检查报告。
▲援疆医生帮带本地医生。
在安徽援疆医疗团队的带动下,皮山县人民医院发明国家专利1项,被自治区授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医院”。同时,各项诊疗技术有了新突破,成功实施泌尿外科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术、手术室首例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术、首例无痛支气管镜技术等,都填补了本地医院医疗技术的空白,让患者受益。据统计,安徽援疆医生指导开展高难度手术390余例,诊治病人8700余人,诊治疑难重症患者900余人,抢救重症病人30余人。
产业援疆结硕果
围绕短期就业不充分问题,打造鞋袜产业园;关注中长期毕业生稳定就业,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聚焦长远高质量发展问题,打造创新创业产业园……形成产业援疆新格局。目前,“三大园区”累计入驻企业75家、产值超5亿元,带动4000余人就业。
安徽省援疆指挥部围绕做大做强皮山特色农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引进洽洽食品、徽岳记等全产业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地皮山,带动农业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安徽产业援疆新标杆。
洽洽食品在皮山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消费援疆产品“皮山礼物”,2023年产值近1亿元。今年,洽洽食品流转土地3000亩种植向日葵,打造葵花籽生产基地,正在与皮山县洽谈建设初加工厂。徽岳记瓜蒌子项目从洽谈到落地仅用时两个月,跑出皮山招商引资“加速度”。项目一期流转土地2.1万亩,吸纳当地群众就近就业近千名,成为备受当地欢迎的“明星企业”,项目投产后,预期年产值不低于1.5亿元。
此外,安徽持续深化“国企援疆”,成立10个为企服务专班,主动对接联系在皮山投资的省属重点企业海螺型材、江淮汽车等,全方位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海螺型材实现产值、利润、税收持续增长,拟进一步在皮山扩大投资。皖疆汽车吸纳50余人稳定就业、辐射带动上下游就业近500人,2023年累计产值8400万元。
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他们用实际行动生态诠释了援疆干部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紧握“接力棒”出实招、求实效、用实劲,持之以恒抓产业、强教育、惠民生,续写援疆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