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吴宁(右中)在和静县网格化服务中心协调解决群众诉求。 通讯员 地里亚尔·托胡提摄 “请某某局协调解决。”不久前,尉犁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朱振虎在一份群众诉求转办单上写下上述文字。转办单很快通过巴州市域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平台流转至该县某局。 去年至今,朱振虎已签批93份群众诉求转办单,在“书记站台”工作机制的推动下,尉犁县网格化服务中心已成功解决83起群众诉求。 “有书记给我们‘撑腰’,群众的事儿办得快了,大家也对网格员的‘办事能力’更加信任。”尉犁县兴平镇达西村网格员王天虎说,如今,居民们慢慢形成了“有事先找网格员”的习惯。 自2022年起,巴州以网格化服务中心为载体,依托科技信息搭建了州、县、乡、村四级指挥平台,各村(社区)网格中心均设立了“民情110”接收台,网格员收集诉求后由专职人员录入平台,通过繁简分流逐一解决。同时,建立“网格发现、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末端评价”机制,对收集上报的“疑难杂症”,实行“书记站台”工作机制,最大程度解决群众诉求。 2023年7月,尉犁县兴平镇达西村的李某等13名种植户因自家棉田被他人农药“误伤”一事焦虑不已,网格员在入户走访中收集到这一诉求。 经了解,新疆某农业开发公司在对达西村阿某承包的麦田打除草剂时因操作不当,导致除草剂漂至周边棉田,造成13户种植户的1800余亩棉花部分受损,双方几次协商都没结果。 随后,兴平镇网格化服务中心联合司法所介入调解,将信息上报至尉犁县网格化服务中心。该中心立启动“书记站台”机制,经朱振虎签批转办,纠纷流转到该县农业农村局。经农业农村局参与协调,新疆某农业开发公司已向13名种植户补偿了价值35370元的农药及肥料。 “我们按照‘急事急办、简事快办、繁事联办’要求,一般事项由州、县网格化服务中心分流转办;重大疑难复杂纠纷由州、县两级政法委书记、党委书记‘站台’盯办,确保群众困难诉求、矛盾纠纷及时全量得到化解。”巴州网格化服务中心副主任吴宁向记者介绍。 近年来,巴州州、县两级网格化服务中心常态化对接法院、公安、民政、信访等部门,及时掌握涉民生困难诉求。各县市还整合相关部门职责和资源,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格局,确保让老百姓遇到每一件问题都有办法解决。 去年8月,在“书记站台”的推动下,271户牧民终于拿到了被拖欠近两年的草场补偿费。 2021年5月,某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某公路工程,因道路建设需要永久性征占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赛罕陶海村和巴西里格村牧民承包的部分草场,经有关部门实测确认,被占用的草场面积为793.05亩,涉及271户牧民。按照有关规定,某交通运输局须向牧民支付716.9万元草场补偿费。可直到2023年3月30日,牧民们仍未收到补偿款,便到镇上“要说法”。 这一纠纷调解难度大,巴音布鲁克镇网格化服务中心将纠纷流转至和静县网格化服务中心。和静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刘宏向和静县交通运输局“吹哨”,经核查,这笔补偿费并不应由和静县交通运输局支付,纠纷未能得到解决。 县级层面难以解决,和静县网格化服务中心又将诉求流转至巴州网格化服务中心。 经核实,这笔补偿款应由某交通运输局支付。该局承诺在2023年4月30日前将补偿款汇入巴音布鲁克镇政府账户,由其发放到户。截至2023年6月1日,补偿费未向牧民支付。 巴州网格化服务中心继续启动“书记站台”机制。经巴州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凯“站台”协调,6月13日,某交通运输局已将716.9万元补偿款转入和静县自然资源局,可8月5日补偿费仍未发放。 在徐凯的“盯办”下,吴宁来到和静县,就补偿费的发放问题组织和静县网格化服务中心、和静县自然资源局、巴音布鲁克镇有关领导召开联席会议。8月16日,所有补偿款发放到位。 办事效果好不好,网格员来评价。作为评价主体,网格员还通过电话、微信、实地走访等方式开展群众回访工作,通过系统对“吹哨报到”部门单位工作质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直接影响部门单位的年底考核,确保诉求解决到位。 今年以来,巴州通过“书记站台”机制化解群众困难诉求、矛盾纠纷513件,惠及群众3227人,涉及金额达282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