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大 自治区政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繁/简
搜索
icon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州动态
回到首页

邢德文:统筹聚力谋实效 担当作为惠民生 全力推动克拉玛依市高质量充分就业迈上新台阶

  • 2024-06-12 18:26
  • 来源:人社厅
  • 访问量:
  • 【字体:      
  • 分享:

统筹聚力谋实效 担当作为惠民生

全力推动克拉玛依高质量充分就业迈上新台阶

克拉玛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邢德文

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入阐述了就业工作的重要作用,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就业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对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根本遵循。

克拉玛依将锚定自治区党委赋予克拉玛依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排头兵”和“第一梯队”的定位,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定位使命的科学把握上来,紧紧围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五方面重点任务,把就业当作民生头等大事抓紧抓实,全力推动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勇当全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排头兵。

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觉地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使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一是拓宽高质量充分就业渠道,挖掘公共部门就业潜力,做好城乡基层岗位发布,实施好“三支一扶”、就业见习等就业项目,营造公平有序就业环境,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努力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发展,大力培育夜间经济等就业新业态、新职业、新方式,积极创造就业新空间。二是加快构建“一主多元”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速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持续拓展就业空间,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三是完善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政策措施,稳步推进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组织开展各类创业服务主题活动,营造创业浓厚氛围,切实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二、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完善就业公共服务制度,打造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就业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专业化水平。”一是推进1+3+N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建设成果转化,在主要街道、社区、学校和商业网点建立112就业驿站设立1处零工市场“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真正实现政策直达、信息到手、服务到家,推动形成公共就业“15分钟服务圈”。二是打造新时代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城市样板间”,强化就业公共服务机构的基础保障和兜底功能,上线“涌克来”微信小程序实现掌上就业,为求职者提供24小时全天候、不打烊的就业服务,建设线上线下“零工市场”,让零工找零活实现从“马路抢活”转变为“手机刷活”,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现代就业创业、灵活就业服务网络。三是着力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发挥“职在新疆”人社就业服务站功能,抓好以兵地融合、石油石化专场招聘活动,多措并举吸引更多的本地高校毕业生留克就业创业。抓好就业困难群体帮扶,针对登记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等重点群体开展“一人一策”精准帮扶,统筹做好退役军人、妇女、残疾人等其他重点群体就业,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三、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产业,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解决好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这一结构性就业矛盾”。一是持续传递克拉玛依招才引智的强烈信号和坚定决心以人才强市战略需求和打造全疆自主创新人才示范区需要为导向,落实《关于在C9联盟高校和中国人民大学打造人才引育工作示范点的实施方案》克拉玛依市“1+2+25”人才政策体系,最高105万元人才经费支持引进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二是持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统筹线上人才引进平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校园招聘等多种形式,开发利用好成都市人才工作联络站,用好、用足国家、自治区相关优惠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申报自治区奖励项目。三是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对接合作行业协会、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深度挖潜增效,制定本市扶持产业园发展和支持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的支持政策,发挥各区特色建立区级人力资源产业园,推进自治区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工作。

四、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加强市场监管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一是健全完善和谐劳动关系常态长效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工业园区、乡镇(街道)综合评价体系,巩固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成果,落实23项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正向激励措施,大力开展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培育工作,加大对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优秀先进典型的选树宣传力度。二是夯实劳动关系治理基础,推动全市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协调劳动关系工作机制,大力开展劳动关系协调员职业技能和业务培训,发挥1050名专兼职劳动关系协调员作用,举办劳动关系协调员职业技能竞赛三是提高劳动关系公共服务能力持续优化劳务派遣、特殊工时行政许可审批流程,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管理,培育建设11个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点,为企业和劳动者“一站式”提供劳动法律咨询、劳动用工体检、集体协商指导、劳动纠纷调解等20余项个性化服务

【TOP】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