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的生命-呼吸

作者: 国谷社 日期:2022-03-01 来源: 国谷社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本文】
分享:

粮食是有生命的粮食作物,我们收获的是它的种子,也就是我们要储藏保管的粮食(这里所说的粮食是未加工的原粮。)。农作物的种子,在脱离了植株以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它会进行生命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了呼吸、后熟、陈化、衰老,直至最后丧失生命力,变一颗死亡的种子。粮食保持有生命力的时期叫作种子的寿命。在良好的条件下储藏的一些豆类种子如蚕豆、绿豆等可维持46年的寿命,而稻谷则较短,一般只有23年的寿命。粮食的寿命与储藏时粮食的状态及储藏条件有密切的关系。维持种子的生命力对保存粮食的新鲜品质十分重要。作为保管的种子粮,生命力的保持更是十分必需的,只有有生命的种子才能发芽,才能作为种子使用。

粮食会呼吸粮食的储藏期间,像人一样要进行呼吸,不断地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用来维持种子的生命。呼吸作用是保持种子的生命所必需的生理活动。呼吸作用一旦停止,种子也就死亡了。粮食的呼吸作用是粮食内部的营养物质不断消耗的过程。在呼吸过程中粮食内的营养物质和进入到粮食内的氧气作用变成了二氧化碳、水和热量等释放出来,所以粮食的呼吸一方面维持了种子的生命,另一方面又消耗了种子内的营养物质。呼吸作用越强,消耗的营养成分就越多,放出并积累的水分和热量也就越多,对粮食保管就越不利,所以我们保管粮食,既要保持粮食的呼吸作用,又要尽量设法降低它的呼吸作用。粮食呼吸作用的强弱受粮食水分和温度的影响。水分含量高时,呼吸作用强,营养物质消耗快,粮食种子寿命就短;水分含量低时,呼吸作用弱,营养物质消耗少,粮食种子的寿命就长。干燥的粮食和湿粮的呼吸作用相比差别可达几十倍。温度也影响粮食的呼吸作用。温度高,则粮食呼吸作用强;温度低,则粮食呼吸作用弱。过高的温度会使种子中的蛋白质凝固,失去生命力。因此,为了降低粮食的呼吸作用,延长粮食的寿命,应当适当减少粮食的水分,并且应储藏在较低的温度下。


扫描分享至微信

相关文章

  • 上一篇  
  •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