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相关网站
- 省级教育网站
- 直属单位
- 区内本科院校
- 区内职业院校
- 其他网站
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推进乡村振兴,要树立系统观念,加强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系统谋划总体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以战略眼光思考问题、把握形势,加强顶层设计、厚植为民情怀,抓好从整体谋划到分解落实的全过程,加快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努力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二者有效衔接的“最佳解”。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农、农民富裕富足。
系统整合城市与乡村要素
乡村振兴是全面系统的振兴,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把产业可持续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乡村地域广阔,生态、人力等资源丰富;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强,产业动能转换需求迫切。乡村和城市发展不平衡,二者存在多方面的差异,各自具有比较优势,可以形成优势互补,不断提升双方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携手探索城乡融合新路径。要牢牢把握系统性原则,推进城乡间要素自由有序流动,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建立城乡更高水平的发展动态平衡。要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既聚焦当前又抓好长远,系统推动乡村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系统深化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乡村振兴重点方向将转为全面振兴,奋力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要强化乡村振兴系统工作能力,主动补齐已脱贫地区民生短板,引入更多社会优质帮扶资源,积极探索援疆跨区医联体、跨区校企合作、跨区村企联合等共建模式,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提升乡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着眼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跨区通办”,加强乡村群众劳务就业异地办事服务,为企业转移投资兴业打造良好营商环境,鼓励最新技术成果在乡村转化应用,促进国民经济循环更加畅通,共谱“合奏曲”,形成“大合唱”。
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冲锋号角再次吹响。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我们坚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就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谱写出乡村振兴的新篇章。(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桂花)